坏妈妈育儿网

坏妈妈育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用品 > 婴儿奶粉 > 5年亏损28亿!“国产奶粉第一股”还有救吗?

5年亏损28亿!“国产奶粉第一股”还有救吗?

出处:人民资讯日期:2022-01-20 11:40:11

「本文来源:未来网」

顶着“国产奶粉第一股”的光环,如今,贝因美却危机不断。

近日,贝因美披露的一份公告显示,公司收到非职工代表监事高飞、独立董事高强的书面离职报告。未来网记者梳理后发现,近一年以来,贝因美有6位高管先后离职。

高层动荡不安背后,是贝因美业绩的持续低迷。财报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贝因美业绩承压明显,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额高达28亿元。2020年,贝因美以亏损3.24亿元而告终。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婴幼儿奶粉行业集中度提升,行业巨头相抗,贝因美在全面调整阶段,困难和机遇并存。这也意味着,2021年,贝因美若再交出一份业绩亏损“答卷”,或将重蹈退市“戴帽”危机。

“国产奶粉第一股”难逃“戴帽”危机

提起贝因美,谢宏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在外人眼中,这个年轻人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15岁上大学,19岁留校任教,成为学校里最年轻的老师……

谁也没有想到,工作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的谢宏,有朝一日会选择下海创业。

1992年,27岁的谢宏辞去大学职位,创办贝因美。初创之时,贝因美以生产婴儿米粉和磨牙棒为主。而后,贝因美开始涉足婴幼儿奶粉领域,在业内声名鹊起。2011年,贝因美头顶“国产奶粉第一股”的光环,成功登陆A股市场。

网络资料图

这一年,贝因美实现营收47.27亿元,归母净利润4.37亿元,显示出超强的“吸金”能力。与此同时,其行业地位也获得了迅速提升。根据AC尼尔森数据,2010年1—10月,贝因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0.8%,位居国产奶粉品牌第一位。

但贝因美上市之后的“高光时刻”仅维持了两年。2013年,其归母净利润达到7.2亿元的巅峰后,经营业绩便急转直下。财报数据显示,2014年,贝因美实现营收50.49亿元,同比下降17.46%;归母净利润仅为6889万元,暴跌90.45%。

面对上市以来首次业绩下降,贝因美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受公司奶粉主要品项标准出厂价下调、原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此后的2016年—2020年,贝因美的业绩依旧出现多次“滑坡”,5年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22.24亿元,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额更是高达27.74亿元。

事实上,在此期间,贝因美曾经历过一次“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2018年4月,其股票简称由“贝因美”变更为“*ST贝因美”。

而造成此次特别处理的缘由,则归因于贝因美连续两年亏损的业绩。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7年,贝因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1亿元和-10.57亿元。

2018年,贝因美迎来了转机。这一年,贝因美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103.88%,于2019年4月成功摘掉了“退市风险警示”的帽子。

然而,好景不长,贝因美的业绩再度面临亏损。2020年,其营收为26.65亿元,同比下降4.32%;归母净利润-3.24亿元,同比下降214.58%。

从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来看,贝因美仍承压明显,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8亿元、3875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4.81%、23.72%。这也意味着,如果2021年的业绩亏损,贝因美或将再度面临退市“戴帽”危机。

高管逃离、股东减持,昔日风光不再?

业绩频频亏损的背后,高管、股东们也上演了一出“大逃离”。

据未来网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年以来,贝因美有6位高管先后离职。2021年1月,贝因美董事许良军因为工作变化辞去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位;职业经理人包秀飞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总经理一职。

2021年2月,贝因美副总经理王云芳也因个人原因辞任。平静10个月之后,2021年12月,贝因美副总经理、财务总监陈滨同样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职务。

贝因美公告截图

2022年首日,贝因美披露的一份公告显示,公司于2021年12月30日收到非职工代表监事高飞、独立董事高强的书面离职报告。两人离职原因分别为“所在单位干部监管要求”及“工作原因”。公告称,辞职后,高飞和高强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任何职务。

而给贝因美带来沉重打击的,还有恒天然等大股东的接连减持。

2019年8月,恒天然首次披露减持计划。此后,恒天然频频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持续减持贝因美。截至2021年2月,恒天然所持贝因美股份从收购时的18.82%直线下降至2.82%。

据媒体报道,2021年3月,恒天然正式官宣了与贝因美的“分手时间”。恒天然首席执行官Miles Hurrell表示,“恒天然将继续出售持有的贝因美剩余股权,并希望在本财年(2020年7月31日—2021年7月31日)结束前完全退出这项投资。”

未来网记者查询贝因美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后发现,恒天然已退出贝因美十大股东之列。

逃离的不只有恒天然。

2018年底,长弘基金受让贝因美集团所持贝因美5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9%,为贝因美集团第三大股东。2021年9月,贝因美发布公告称,长弘基金计划以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067.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离开意图明显。

频繁“自救”,贝因美能否圆梦“三甲”?

业绩承压、股东逃离、“戴帽”危机不断……曾经的“国产奶粉第一股”如今可谓是疲态尽显。

为了扭转局面,贝因美也不断尝试“自救”。

天眼查截图

2019年10月,贝因美发布一则变更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的公告,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公告显示,贝因美拟增加“技术推广服务、自有房屋租赁、健康管理(不含诊疗)、日用品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公司全称也由“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此次变更,谢宏曾回应称是为了让公司的业务领域不再局限于婴童乳粉。

2020年2月,贝因美发布《2020年—2024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了构建“母婴生态圈”的战略,婴配粉、辅食、营养品等均被列为贝因美要发展的重要项目。同时,贝因美还喊出要让公司产品销售规模“重回行业三甲”的口号。

同样在2020年,贝因美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贝因美(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出资46万元,与合抱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等共同成立母婴MCN公司,发力网红经济。

此外,贝因美还与京东、阿里、海拍客、易恒健康、有赞等平台达成战略合作,不断开拓业务领域。

“自救”举措不断,不过,贝因美的市场表现却不尽人意。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从成长性角度来看,国产奶粉品牌形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飞鹤、蒙牛、澳优;第二梯队为伊利、合生元。而贝因美仅排在第三梯队,市占率持续下跌,市场竞争力偏弱。

二级市场上,贝因美的股价也持续走低。截至2022年1月5日收盘,贝因美报5.23元/股,市值由曾经340亿元的巅峰缩水至56.49亿元,跌幅高达83.38%。

在业内人士看来,贝因美想要重回昔日风光并非易事。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婴幼儿奶粉行业集中度提升,行业巨头相抗,贝因美在全面调整阶段,困难和机遇并存。

“贝因美应朝着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发挥竞争优势方面发力。同时,聚焦单品,通过去产品化、加强单品品牌的消费者教育、构建良好的渠道关系等举措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宋亮指出。

其他热点

作者 | 未来网记者 凌萌

审校 | 国宁

终审 | 宋广辉

点个 在看你最好看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