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妈妈育儿网

坏妈妈育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养 > 保健食品 > 养肾先养脾 健康永相随(四)

养肾先养脾 健康永相随(四)

出处:药食同源饮诗酒共月吟日期:2023-02-15 10:34:22

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被称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被称为“后天之本”。在病理上,肾与脾胃是相互资助、相互依存的。肾的精气依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而脾、胃转化水谷精微,则必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之说法。养肾先健脾胃,脾胃功能上去了,身体自然就会更强壮了。

这里小编特为大家科普一下健脾胃之良药~补中益气丸与温中健脾良药~附子理中丸。

一. 对于内脏下垂一类的疾病,比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症,人们肯定或多或少也听说过一些。中医认为,这些症状指的就是中气下陷,又称脾气下陷导致的病症。那么,什么是中气下陷呢?这是一个中医术语,中气是指中焦脾胃之气,有保持人体内脏固定位置的作用,支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脾胃气虚,那么中气就会向下走。此时,人们除了会感觉到全身乏力,说话提不上来气,脸色苍白,腹泻等症状外,更有甚者还会出现脱肛、胃下垂,女性子宫下垂等内脏下垂病症,以上这些都属于中医的中气下陷证。

一般来说,素体虚弱、久泻久痢,劳累过度,女性孕产过多,产后失养等症,都是导致此类疾病的罪魁祸首。所以,于防、于治都需要从健脾胃开始,以升阳举陷为主。有内脏下垂一类的疾病,首先要考虑是脾气下陷所导致的。如果要用中成药来进一步调理脾胃、改善脾气下陷的症状,都可以用补中益气丸来治疗,它对劳伤、饮食不节等原因而导致的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有良效。

当然,除了上述病症外,补中益气丸还可以广泛用于治疗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胃炎、低血压、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胆囊炎等多种病症中属中医气虚证者。

此方中的党参和炙黄芪都可补中益气,用于气虚乏力;当归则可以润肠通便、补充气血、调经止痛;炙甘草和白术都可用于脾胃虚弱,有健脾调胃、益气复脉之效;白术还可以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柴胡可用于气虚下陷、肝气郁结、月经不调。将上述几种药材合用,则脾胃强健,中气充足,除劳倦寒热,气陷自举。

1. “补中益气丸”,健脾胃的良药

【来源】金代医家李杲的《脾胃论》。

【成分】由炙黄芪、党参、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10味药物组成。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水丸,或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辛。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等症。

【用法】口服,小蜜丸每次9克,大蜜丸 每次1丸,每日2~3次。

目前,补中益气丸已广泛用于内、外、皮、妇、儿、五官科的数十种病症,诸如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感冒、发烧、支气管炎、肺炎、肺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症、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脱肛、便血、慢性胆囊炎、胃下垂、泌尿系结石、失眠、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月经不调、男性不育、顽固性头痛等症。

【宜忌事项】

① 忌不易消化的食物。

② 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③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 补中益气茶(附上)

【材料】

薏仁25克,黄芪10克,生姜6克,党参、红枣各5克,水500毫升。

【制作方法】

① 将薏仁、生姜、红枣洗净。

② 锅中放入薏仁、黄芪、生姜干炒至黄后,入研钵磨碎备用。

③ 保温壶中加入所有茶材与沸水,闷泡约5~10分钟后,滤除茶渣即可饮用。

【用法】

每天1剂,当天饮完。

这道补中益气茶具有补中益气、升阳止泻之功效。其配方合理、四季皆宜、饮用方便。主要适合于脾胃气虚者,比如饮食减少、体倦肢软、面色苍白等症。此外,对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病症者饮用也有很好的作用。每日当茶服饮,坚持一个月后,定会看到一个容光焕发、精神饱满的自己。

二. 李东垣曾经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说明脾胃虚衰是生百病的关键原因。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也曾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由此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重要基础。

1. 脾胃虚寒,“附子理中丸”能改善

【来源】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成分】由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5味药物组成。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功效】温中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

附子理中丸可温中健脾。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三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温里药之一,并享有“回阳救逆第一品”的美誉。以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为主要功能。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四经,以温中散寒、回阳通脉为主要功效,适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寒湿痹痛等症。

甘草 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可健脾补胃、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在方中除了补益脾胃、治疗脘腹疼痛外,还可以有效除去附子的毒性和烈性,让药性变得和缓、药方变得安全。

党参 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白术 味苦,甘,性温。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附子理中丸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 是调节胃肠道运动,可明显增强胃张力及胃蠕动,加快胃排空;

(2). 是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脾虚动物经附子理中丸治疗后,在4℃冷水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表明该药能显著增强脾虚动物的体力和抗寒能力。

(3). 是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还能显著提高脾虚动物的免疫功能。

另外,附子理中丸的功效还包括以下几项:

① 脾胃虚寒:比如对于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均有疗效。

② 胃、十二指肠溃疡: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

有人分别用附子理中丸(汤)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取得满意疗效。用人参健脾丸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用参苓白术散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③ 附子理中丸还可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从附子理中丸的作用与功效中,不难看出,其主要用于调节肠胃,健脾养胃,进行镇痛,提高免疫功能,对手足不温等症状有着很好的疗效,出现肠胃上的疾病也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来治疗的。

【宜忌事项】

① 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② 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③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④ 哺乳期妇女、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 附子理中粥(附上)

【材料】

附子(制)、干姜、甘草各5克,大米100克,红糖或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附子、干姜、甘草一起用少量冷水浸泡15~20分钟。

(2) 把以上药物加入药锅,并添水约400毫升,煎煮至水减半时取药汁待用。

(3) 大米淘净,入锅添水约4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待水快干时加入药汁。

(4)继续熬煮至粥成,最后加入红糖或白糖,调味即可。

【用法】

每天1剂,可分次温服。

附子,又名附片、熟附片、川附片等,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肾阳以益火,是一味温里回阳、散寒止痛的要药。临床研究发现,附子上通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一般认为,煮粥服食,以脉微细无力或沉迟,舌苔薄白而舌质淡胖,大便稀溏者最为适宜。而这道附子理中粥,就是他们的不二选择。

本章节精选的内容旨在弘扬传播养生相关的保健知识和疾病预防信息,维护大众健康,部分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医的原则是辨证施治,调养讲究一人一方,因个人体质不同,养生调理的方法也各有千秋,文章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深入了解和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医生及医学人士。因编辑人员有限,难免有疏漏出错之处请诸位读者校正指导,衷心感谢!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