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妈妈育儿网

坏妈妈育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用品 > 婴儿奶粉 > 游北海道悟扶桑国|游学散记

游北海道悟扶桑国|游学散记

出处:智纲智库广州战略中心日期:2021-05-20 10:57:38

作者:王超群

智纲智库深圳战略中心

十一月的深圳,还在穿短袖,北海道的天空,已经飘起了雪花。走出机场,还来不及穿上秋裤的西西、莎莎、小小、栋爷、少爷和我,迎风都是一哆嗦。天生怕冷的我,镇定地说:这个冷,跟饿和穷一样,你不说是没人知道的。于是,大家尽可能装作不冷的样子,走进了北海道的黄昏。

此次行程,粗略感受了北海道南部几个小城,比起北海道,她背后这个曾经叫做扶桑的日本更让人感慨。

一、栋爷的十六条蟹腿

来自九江的栋爷,是个牛逼的规划师,与小新一起并称规划界的岭南双雄。二十出头的栋爷,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做事麻利是栋爷的招牌。

凌晨四点出发,经香港到札幌,又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等到达登别温泉乡酒店,天黑好久了。登别夜景,早被饥肠辘辘的胃抛在脑后,这个饿,你不说别人是不知道,但这个难受自己是能感知的,一天没吃个正经饭的肚子,迎来了北海道的自助海鲜大餐。

等我故作从容将小托盘填满,学着日本人拖着小碎步来到栋爷对面坐下的时候,栋爷已经把四条蟹腿塞进了喉咙。

栋爷说,这个蟹腿,比国内的还要鲜嫩,这个芥末,不辣眼睛,这个酱油,可以当盐用,这个你们可以放心吃,日本食品安全。

栋爷的每次点评,对应的都是两条蟹腿悄无声息地只剩下硬壳。

等栋爷最后惋惜没有蒜蓉和辣椒,只能提前收手的时候,已是16条。

在栋爷无声的挑衅下,同团有位阿姨表现了不甘落后的斗志,但到了再吃就要吐的时候,也不过8根。

关于栋爷的这16只蟹腿,同行的五人各有评论。

西西说:要是每个中国游客都跟栋爷一样,北海道自助餐估计全部得倒闭。

小小说:没了餐饮,北海道的旅游业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莎莎说:如果旅游不行了,对北海道的经济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少爷说:放心,如果给海关知道,栋爷肯定会被列入黑名单。

我顺势给大家脑补了一副画面,日本入境的大厅墙上,挂着一条横幅:时刻警惕部分大陆游客以自助餐为突破口,摧毁我国经济基础。

这位阿姨倒是极力声援栋爷,列出了如何不能让小日本占便宜,如何尽一切可能消耗他们等等理由,总体感觉是语无伦次。

这只是一段欢快的小插曲,却代表了我们很多人内心深处对日本又爱又恨,不太接受又不得不服,甚至有点盼他快点衰落却迟迟看不到他滑坡的矛盾心理。其实,根本没有必要临渊羡鱼,我们正在走的路,我们遇到的问题,日本不久前都走过,都遇到过。

现在,大家都知道在日本可以放心大胆吃,殊不知,日本在食品安全方面,也有过不堪回首的过往。

战后工业化的推进,一度让日本的环境走到了危险的边缘,全球八大公害事件,日本占了一半,食品安全更是成了整个社会的心病,民众、企业和政府演绎过惨烈而漫长的博弈。

1955年,森永毒奶粉事件,造成12000余名儿童发热、腹泻、肝肿大、皮肤发黑,最终130名儿童死亡。

1957年,日本大幅修改食品卫生法,强化了对食品添加物的有关规定。

1960年,《食品添加物法定书》出台,对乳制品添加物做了明确的限制规定。

1968年,米糠油事件,致数十万只鸡死亡、5000余人患病、16人死亡。

1968年,日本出台第一部《消费者保护基本法》,政府将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揽到了自己的头上。

1973年,法院判定森永德岛工厂对受害者终身负责。

2000年,雪印牛奶中毒事件,导致1.4万人中毒,1925年成立的品牌一朝倾覆。

2004年,日本政府将《消费者保护基本法》更名为《消费者基本法》,意在增强消费者主动保护意识。

2017年,日本还出现过神户牛肉造假事件,但这个个别的案例顶多算是以次充好,日本的食品安全,基本上得到了全方位的保障,在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排行中,长期居于亚洲前列。眼下,日本料理全球走俏,我们的中华美食却因食品安全的顾忌,挡住了许多外国友人好奇的脚步。

日本人的认真劲、有错就改的本事、一旦决策就能到位的恐怖执行力,在食品安全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起来,日本的食品安全经验,第一是政府主导,完善法规;第二是严格执法,罚到破产;第三群众监督,全民参与;第四,企业自觉,承担社责。

这些纸面上的经验,我们的专家早就了然于胸,跟日本比,我们缺的是上下齐心的较真。回首三聚氰胺事件,如果有情愿让中国乳制业停滞一年,也要让毒奶企业远离人间的魄力,中国食品安全本可以借这个事件上一个台阶,大破大立的好时候错过了,可惜!

我们调侃栋爷,如果你2000年在日本旅游,恰巧喝了毒奶之后,中国报纸的标题应该是:栋爷病情加重,我驻日领事馆再发严正声明;日本毒奶事件持续发酵,人民日报发文建议近期暂停赴日旅游。

栋爷说,我只吃蟹腿,不喝牛奶,不给国家添麻烦。

二、少爷的榻榻米

少爷与雷军是老乡,叫少爷是因为他自带一丝民国书生气质。

日式酒店的特色是榻榻米,房间不大却干净整洁。这种广为人知的干净整洁,其实也是来之不易,据说是来自细到近200项的卫生标准。我特意查看过酒店的地毯,只要洒点茶水或者咖啡,清洁起来就非常费劲。日本国民的整体素质,外来游客的自觉珍惜,让这份干净得到了延续。不同的环境下,人有不同的行为,互相影响的能量传递确实惊人。

榻榻米优点是床大,缺点是床垫偏硬。

少爷对这个榻榻米的床,就颇有微词。少爷说,整个房间就是一张大床,感觉就是打地铺,没有上床的感觉。

少爷还说,床垫太硬了,连续睡几晚,腰痛。

少爷和未婚妻小小睡的。

我和栋爷,倒是没发现榻榻米的问题,我们的问题是,栋爷睡觉喜欢翻来覆去,半夜滚到我这边的时候,推开他不忍心,让他挨着又别扭。

酒店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隔音差。

据说,日本的建筑,不管是酒店还是民宅,都把逃生通道、消防设施看得极重。比如,酒店房间看似不起眼的铁皮门,并不是偷工减料的假冒货,而是防火材质的精品,虽然隔音差,敲起来有一种熟悉的劣质感,却是防火的神器。当然,这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隔音不好,对我这种入睡困难,又有好奇心的人来说,容易失眠,具体经历不多说。

导游不断安利日本建筑安全的种种用心,比如一户建的独栋民宅,由于消防和安全的标准较低,竟然比小高层的电梯房还要便宜。还特意让我们关注阳台,日本高层的阳台,基本没有杂物,空空荡荡,阳台之间,只有一个小小的薄薄的隔板,隔板下方是一个带有标识的单独方块。

导游让我们猜,这个方块是干什么用的,大家七嘴八舌。

少爷语出惊人:隔壁老王专用通道。全团听了,炸锅欢笑。

导游继续安利,这个是逃生通道,如有紧急情况,一脚踹开这个隔板,就能逃到邻居家避难。

处于地质活跃带的日本,在地震的持续摧残下,整个民族都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各种脑洞大开的逃生手段,成了所有建筑的标配。甚至日本人住陌生的酒店,还会在前台询问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的具体位置。

这背后,其实是日本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日本政府主导,竭力为每个人都提供谋生、求生、逃生的社会通道。

日本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小的国家,基尼系数长期处于全球倒数。

国家经济、企业实力、人均产出都处于地球头部的日本,首富竟然来自平价服装的优衣库,并且在全球进不了前40。

安倍晋三的年薪合人民币100万左右,北海道农民的平均年收入接近50万,一国之君也不过是农民的两倍。

日本企业员工,除了股东之外,差距也不大,日本政府对企业经营者还有一个报酬指南,以致东芝这样的企业,董事收入也就普通员工的两三倍。

更厉害的来了,在全行业中,平均工资最高的是电气瓦斯供水供热业,没有看错,这个苦力活的工资高于金融保险业。

当然,日本也有高收入者,比如股东和经营者,但这些人的高收入,面临的是高税收,据说是不到5%的高收入者,贡献了收入税的50%。而且,这些人的钱也很少愿意留给下一代,原因之一是日本遗产税高的一档达到50%,造成富二代很难当。加之中产阶级占到80%,剩下的低收入者,人数自然就不多。

收入低也不用慌,日本制定了详尽的福利制度,教育医疗住房就不说了,连流浪汉一个月也能领到12万日元的救济金,简直是丧心病狂啊!

你们可能还要问,有些不能流浪的残疾人呢?不用担心,日本政府规定,在政府管理的机构中,从业人员总数的2.1%必须是残疾人,在私营机构中,残疾人必须占全部雇员的1.8%。一句话,不再需要你身残志坚街头卖艺,政府已经给你安排了残疾人从政就业的通道。

以上造成一个什么结果呢?就是任何一个日本人,最起码在经济上,不用担心低人一等。你做你的CEO,我扫我的厕所,你当你的官,我种我的地,你一个月两万,我也一万六,谁都别在谁面前装土豪,谁都别以为自己高贵优雅。

试想,如果我们一个清洁工,能保障一个月15000,并且可以签终身合同,你让她把洗手间打扫得比日本还干净,我个人觉得没什么难的。

日本劳动者,最好的福祉,是心安,日本人,最大的福报,是普遍以个人暴富为耻。

尊重每个人,尊重每个人的劳动,尊重每个人的需求,让每个人活得有尊严,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可以安心踏实地一生悬命,日积月累,日本实业的成功也就不足为奇。

三、小小的老司机

六天行程,辗转十几个地方,同一台车,同一个人。车是老车,从发动的声音就能判断,人是老人,导游说七十多了,车内干净整洁,老人也精神利索。

每到目的地,大巴司机们或聚一起聊天,或与景点的工作人员寒暄,一样的年纪,一样的笑容,一样的客气,与国内的司机到了目的地要么睡觉,要么刷抖音斗地主不一样。

日本的大巴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车内无异味无垃圾,司机会自备除臭剂,自备清洁剂和抹布,车身干干净净,再老旧的大巴,都好像是刚洗过一样。一个小细节是,小雨落在车窗玻璃上,没有一丝泥痕,北海道的空气质量可以想象。

这个老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没有迟到过一分钟。任何时候,在约定的时间,他一定在那里等。在函馆的早市,由于没有大巴停车位,他开车兜圈等我们,约定的时间,车刚好停在路边。

没错过一次路线。虽然车速不快,无论去哪里,总能在约定的时间到达。由于下雪的影响,他还会主动跟导游沟通建议路线规划,出发之前,总是提前确认天气和路况。

没有偷过一次懒。大家的行李,都是他一个人负责取放,爬到车厢内摆好爬到车厢内取出。回程去机场的时候,有些箱子已接近航空公司的上限,老人明显吃力,但只要你不主动,他也不请求别人帮忙。

没有说过一句多余的话。即使导游三番五次跟我们强调准时,同行有两个老闺蜜和一对小夫妇,好几次迟到,老人没有抱怨过,也没有摆脸色,总是安安静静地等待。

没有一次连续开车超过两小时。听说是有规定,大巴司机每两个小时,必须休息一次,晚上八点以后,司机有权拒绝服务。老人总是会提前规划好休息点,跟导游商量好。

没有加过一次油,也没接过一次电话,没有违规抽过一次烟,更没在车上吃过一次饭。碰到旅行社没有安排司机的饮食,导游说,这个老人,有几次没吃中饭,据说是规定司机不能离车太久,碰到停车场附近有便利店,才会去简单解决。

这个老人还是个热心肠,在洞庭湖展望台,有个退完税的游客忘了护照,导游火急火燎找我们确认。后来听导游讲,老人在我们远眺雪花中的温莎酒店的空当,给已经出发的司机打电话,挨个询问停车场的大巴司机,最后护照送到了失主的手上。

在白色恋人工厂前往餐厅的车上,导游说起一个事。这个老人,跟她闲聊,说他喜欢戴白色帽子的女孩,是他中意的类型,说的时候满脸色眯眯。导游说,公共场合日本男人一本正经,私下里,日本男人的色,都是直接表达,不管年龄多大,都不会不好意思。

导游刚说完,少爷假装咬牙切齿大声冲着这个老人喊:你这个糟老头子,色得很!全车的游客哄堂大笑。

戴白色帽子的姑娘是小小。

我们只是这个老人接待的诸多中国旅行团之一,老人也只是我们碰到的日本诸多老年工作者之一。正是这种全民的规则意识和与人方便的精神,保障了车多路窄的日本交通。

日本道路普遍不宽,高速能有双向四车道已是高配,城市里面有些车道稍大点的车都只能压线行驶,乡镇几乎都是窄窄的两条单行道。日本人遵守规则,互相礼让,路靠谱车靠谱司机也靠谱,自然出事故的概率就低很多。我们的旅游大巴碰到没有红路灯的小路口,通行不便的时候,司机们总是一脸微笑地让行。下雪的时候,铲雪车和道路维护人员到处都是,风雪中的这些人,做事有条不紊,看不出火急赶工回屋烤火的迹象。还有一个细节,到了景区的停车场,无论大小,至少有一个引导员指挥停车。在有些稍微冷清的景点,可能一天也指挥不了几辆车,但引导员就是一直站在停车场入口,下雪就一直站在雪中。

日本普通劳动人民的这种自律、勤奋、坚韧,应该是举世无双,这也是神道教下日本人的可怕之处,全民接近变态的规范意识和奋斗精神,让日本这个弹丸小国,谁都不敢小觑。

同时,过度的规范化,让压抑的日本人,神经一直紧绷,时刻小心翼翼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自己留遗憾。在中国人眼里,他们活得挺累,不添麻烦的极度克制远不如我们互相亏欠活得轻松。公德公序的迁就让日本人更容易委屈个人,释放压力的渠道,往往让人啼笑皆非甚至容易极端,比如居高不下的自杀现象。

工业社会,日本人的这种手术刀般的精准发力,铁棒磨针般地持续用功,为日本技术强国提供了坚实的支柱。但是,秩序和规则的过于固化,某些时候反而会破坏创新所需要的多元环境,在变化越来越快的未来,混沌和不确定性是不变的旋律,日本人的这种优势能否继续引领时代?

四、西西的背景照

来自山东德州的西西,是个前途无量的策划专家,专业能力职业风范一流,为人谦和踏实。职业的敏感,让西西对北海道的几个景点,做了这样深入浅出的总结:如果说大陆的景点是大杂货铺,北海道的景点就是一个小精品店。杂货铺是有需求才去,精品店是没事也能逛,杂货铺是买了就想走,精品店是女生到了就想拍照。你看一路上的游客,很多人处处不放过,都是疯狂三连拍。

栋爷说,景点是值得一拍,就是吃饭没有辣椒,这个要重点关注一下,给他们提提意见。少爷立即回应:确实,对人照顾得挺到位,对猪的需求考虑还远远不够充分。

虽然北海道,已然被中国人占领,以台湾人为先锋,开发了北海道的游线,大陆人这几年是潮水般地涌来,但日本人骨子里的精神,还是在景点上得到了延续。

变态的干净。从酒店开始,我特意观察了一下酒店楼梯里的墙壁,没有失望,墙顶都是干净的。在五棱郭的观景台,又摸了一下护栏的下方,没有灰尘。在函馆的早市的海鲜市场,竟然地面像超市一般干净,空气中也没有特别的鱼腥臭味。以致到后面几天,酒店的杯子,我端起来就倒水,也不涮了,坐便直接用,也不擦了。

日本的厕所文化更是名声在外,他们拜的厕神,是一位神仙颜值的大神,他们信奉把厕神服侍好,可以保佑孩子跟她一样貌美。

连厕所都如此,所以在北海道拍照,不会有脏乱差的背景。西西说,每个地方的背景,都不辣眼睛。

精心的营造。北海道的景点,都不算大,精品主义是主打的潮流。从三五个池子的露天风吕,到只有一辆缆车的函馆山,从千来米的小樽运河,到低矮的北海道神宫殿,处处都不大。反倒是据说只有二十多个修女的特拉皮斯女子修道院,却占了好几亩的地盘,精致的园林更是叹为观止。小也有小的妙,加上对自然环境的巧妙借势,反而非常聚气。各具风情的露天风吕景观、号称世界三大夜景的函馆山景、北海道精神地标神宫里的古树,都以精心营造的精致,借游客的口碑赢得了独特的名声。

西西说,这种小景点,对拍照的人其实是有好处的,什么时候都能照个全景,人都显得突出一些。

文化的加持。北海道的开发,从明治年代开始,满打满算不过百多年,景点却处处把自己打造得很有文化和历史的样子。才几十年的NIKKA威士忌工坊,还有模有样地建了一个旧物陈列室样式的博物馆,连灯光都在营造幽暗的历史感。金森仓库不过是刚刚废弃的库房,却整起了古色古香的文创。小樽运河更只是一条极短的人工小渠,却保留下来成了浪漫之都的招牌。白色恋人这个巧克力工厂,搞成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浪漫景区。北海道神宫就更不用说了,历史遗物处处都是,这个所谓的虾夷国的第一宫,里面的古树都快成了北海道人的神。

文化产业与旅游的互相成就更是堪称经典。从中国观众最早接触的高仓健电影追捕,到为岩井俊二赢得世界声誉的处女座情书,再到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北海道悄无声息地成了网红取景地。以实景入画的动漫产业,已是日本第三的支柱产业,不仅带红了北海道等小樽、札幌、函馆等城市旅游,更一直是日本人童年家乡回忆的活档案。

西西说,日本几十年的景点,能拍出历史的味道,国内几千年的遗址,都感觉是个新造的景区。

巧妙的互动。北海道景点,与游客互动,照顾游客的需求方面,在很小的地方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在NIXE海洋馆,说实话,跟国内的比起来,简直小的可怜,却是北海道引以为傲的大馆。驯养员专门留下一半的时间,让每个角落好奇的游客都能近距离拍到海狮海豹的照片。游客站两边,让企鹅群向巡视的队伍在中间走过,更是近距离接触动物的好创意。一路景点,种种的互动虽然能看出刻意设计的影子,但确实给了游客想要的体验。

西西说,北海道的拍照,景区总是会尽可能给游客提供最佳的便利,游客只需负责选景。

暖心的服务。其实北海道旅游,最大的竞争力,可能还是服务,是日本的人,只有人才有温度,才能制造温度。无论何时何地,迎面的人,大都和颜悦色,陌生的路人即使不刻意展示友好,你也能感受到他们的面善,面对他们,没有戒备心和压力感。一路的工作人员,更是把游客当成了上帝,几乎有求必应。上到西装革履的所谓店长,下到普通的清洁员,从七八十岁的大爷到十几岁的小姑娘,不同的人,一样的服务。为了更好的交流,很多地方为中国游客配置了中国服务员,反倒是这些中国服务员,在不经意的场合,能察觉笑容背后的刻意。

如今,我们的景区,也在接待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游客,什么时候,刚刚解决温饱的我们,何时才能放下居高临下的眼神?

西西说,在北海道拍照,拍到的路人甲,也是风景。

商业的盘活。本次经过的北海道景区,无论大小,都有商店,都有纪念品,都有特产,都有手作,琳琅满目,形形色色,杂而不乱。本地住过的几个酒店,无论大小,都有商店,都有餐厅。这些商店对本地特产的推销更是不遗余力,六七十岁的阿姨老伯,点头哈腰地迎客,总能打动善良大方的游客。即使在北海道这样的所谓农村,你都不用担心买不到东西,也不用担心钱花不出去。

西西说,在商店都有拍照欲望的,除了日本,真的不多。

北海道旅游资源的商业化真是下足了功夫。作为日本农产品的大本营,农业旅游玩得风生水起;稍有点坡度的小山,成了滑雪的胜地;丰富的海产成了吃货的天堂;有个小水潭的地方,也盖上酒店卖起了北海道的湖景;一个破旧小庙,也能跟人生和爱情扯上莫大的关系;就连枫叶樱花这种见怪不怪的东西,成片栽种精心修剪后,在北海道都好像是举世无双的人间奇观。

北海道的商业套路,不着痕迹,却深得人心。很多的游客,光为了一顿海吃,为了一个雪景,就能专门跑一趟,北海道仿佛被神化成了一个身体保养站心灵疗养院。这个维度与哈尔滨接近、千万年的不毛之地,百多年的开发,几十年的旅游运营,竟然成了如今的模样,确实让人唏嘘。

五、莎莎的代购清单

北海道这样的农业区,水果却贵的咂舌,莎莎说,日本的水果都是咸的。动辄好几元人民币一口(是平均下来的一口,不是一个)的水果,能让人一边吃一边心疼人民币流泪,眼泪的咸才应该是所有水果共同的味道。

水果的金贵是农民的幸福,人多地少的日本,农民收入与普通白领几无差距,初步进入了种田种地自得其乐的境界。

这种幸福来自全社会自愿自发的支持。

第一,日本人崇尚本土出产。日本的农产品特别是水果,大都是包装精美论个卖,个头大点的哈密瓜是论片卖,西瓜基本是奢侈品,动辄几万日元。但是日本人就是愿意买这个单,吃水果,他们第一选择永远是本地水果,并且会看水果上的标签,越是特产区越是受宠,也越是贵的离谱。

第二,日本企业以支持农业为荣。今年六月,以75万日元(约4.8万人民币)拍下一只黑皮西瓜的铃木桂说:在令和元年这一值得纪念的年份拍下这个西瓜,我感到很光荣。今年五月,一对夕张蜜瓜更是创下500万日元(约31.8万人民币)的天价,拍得这对蜜瓜的百佳札幌食品饮料公司总裁说:我们的公司在札幌成立,我一直在想能为北海道做些什么。

第三,日本政府为农业加持。政府一方面通过立法保护农业,并给予农民补助和保护,另一方面主动牵头以农协的方式引导农民生产、指导农民技术、帮助农民销售,农民只要种好地养好牛,不愁卖不愁价低。

如今,北海道已经成为日本的主要农产业基地,以北海道为大本营,稻米等农产品日本基本实现自给自足,顺带造就了有机农业、旅游农业、特色农业、精致农业的日本农业模式。

这些事情,让我这个农民的后代,多么艳羡。

比起水果的高贵,日本的工业品就显得太亲民,这是每个日本旅行的中国人的福利,也是烦恼,福利是自己买划算,烦恼是免费代购需求太多。

在北海道,游客购物主要在便利店和药妆店,里面的导购,多为中国人,堂吉诃德等折扣店铺差不多已经成了景点。当然,也有专门的电器店,但中国工业的崛起已经让国人失去了当初的狂买热情。

北海道的便利店和自动售货机特别多,自动售货机没什么新奇,但便利店在农村也遍地开花,就比较吃惊。而且,这些便利店比国内的要大很多,甚至有些还是好几百平的独栋,大概只是叫了便利店的名字,实际上还是相当于国内的小超市。当然,跟国内小超市最大的不同,还是环境的整洁和商品的丰富,基本都是放大加强版的国内711。还有一个细节是日本的便利店,基本可以解决日常用品的全部需求,连门票都可以在便利店买,里面甚至还为游客提供了兑换日元的自动取款机。

除了便利店,因为游客采购的剧增,日本的药妆店又成了变形的专业便利店,但导游讲,这主要是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的阵地,本地人一般不去。讽刺的是,偷师中国的日本中医药,竟然占据了全球90%的中医市场,药妆店也大都会专门辟出一个汉方药的专区。不化妆不出门的日本女人,把化妆品推到了生活必需品的高度,稍大一点的药妆店,还有男士化妆品专区,难道,我们国内的这些娘炮小鲜肉,也是跟日本人学的?想到那些涂口红的娘炮,我反正是一脸的鄙夷,少爷分析,我这种心理更多出于嫉妒。

日本的商品,基本上都可以退税,并且税率一路走高,从5到8再到最新的10个点,相当拿个护照就能比日本本地人便宜10%,这个巨大的空子日本人基本不会钻,只是招揽游客的手段。

本身比国内便宜的工业品,加上退税更是性价比爆棚,买买买成了行程中的保留节目。

莎莎的代购清单,光保温杯就有8个,最后的结果是,能穿的都穿身上,再托运一个大箱,手拉一个小箱,提一个大袋,再背一个大包。不知道那些拿到免费代购品的亲友,得了便宜兴奋之余有没有想过一个小姑娘一路的艰辛。

讽刺的是,日本的很多商品,都是MADE IN CHINA,很多期待炫耀日本高档货的人,带回家才会发现这一行小字。日本商品给人的信任感和满意度,长期以来形成的好口碑,恐怕才是他的魅力所在。

实际上,日本商品这个长期的口碑,时间并不长。

日本制造也一度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战后百废待兴的日本,消费能力的有限加上制造水平的落后,假冒伪劣和山寨产品大行其道,甚至出现过卫生纸都是窟窿的搞笑事件。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把“质量救国”作为国家战略,在外国人戴明博士的帮助下,全国推广质量管理。这一战略不仅促使其工业竞争力超过欧美,也保证了日本1960至197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收入和质量互相成就,造就了日本工业的腾飞,助长了日本人自用才是精品,出口都是二流的骄傲。

追根溯源,日本工业品升级其实就是做了一件事。日本人崇信造物就是造人,把人当人,把人培育成人才,才能造出好的产品。如今,拥有媲美德国甚至略有优势的强大产业人才队伍,才是日本产品质量的后盾。

日本人对教育的重视是自上至下的共识,面值最大纸币上的福泽谕吉,就是一个思想家兼教育家。这种良好的教育传统,在企业内部成就了培训体系的强大。

日本企业对普通员工的培训,是全方位的,道术相辅,三成是知识教育,七成是技能培训。实践中学,实践中用,企业主导,员工自发,把学习和培训的地位摆在生产任务之上,以致员工成了企业输出的第二种产品。

说起日本的工业品甚至是医疗,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原材料,产出和质量都远远高于我们,这只能归因于人的差别。

当前,我们的工业化正处于日本60年代中期,把产业工人队伍的培育作为工业强国、技术立国的根基,可能才是真正的出路。高校教育的脱节、职业教育的短视、企业培训的敷衍,都是目前中国制造业需要补的大课。

当然,这背后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如果不是把实业当永久事业经营,如果不是把员工当做合作伙伴,一切都是水中花云中月。现实中,价值观的坚守往往容易让位于生存和发展,政府在产业环境和产业保障上多花力气,估计才是企业做长线的前提。

不怕路远,四十年改革开放,可以崛起一个民族。只怕路错,四十年以来,底层员工不管是技能还是意识,不论收入还是地位,几无特别的改观,一波又一波的年轻人支撑着迎来送往的流水线,这批人手脚稍慢就只能转行,没能有效沉淀为产业工人。

再过十年,中国GDP极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如果没有强大的实业来支撑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一切的强大会不会只是表面的光彩?

日本工业升级的路花了二十年,我们这十年,道阻且艰。

六、十三的露天风吕

活跃的火山带,给日本带去了遍地的温泉,日本人把她叫做风吕,听说日本的猴子都是泡温泉的行家。

北海道的农村,自然温泉附近散发着一股硫磺的臭鸡蛋味,地上弥漫着热泉涌出的蒸汽,在冬季给人一种隔离冷空气的温暖。

日本泡温泉,一要全裸,男生随意,女生如有心理负担,可用小毛巾遮脸。二是泡之前要净身,泡之后也要洗澡。三是要户外才是精华,也就是露天风吕。

对一个假装旅行的中年人来说,温泉是最好的选择,不用陪购物,不用提东西,不用帮拍照,不用走路,甚至都不用睁眼。泡温泉,我是乐意的。

跟国内动辄上百个池子的温泉度假村比起来,日本的露天风吕简直如同微雕。哆哆嗦嗦光着身子来到户外,发现不过三五个池子,同行的栋爷不信,裸奔向周边寻觅,回来冻得浑身发麻,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了,就这几个池子,再走就到女生那边了。

没有选择,往往是最好的选择,池子太少太小,反而有了时间细细品位这个北海道的露天风吕。

池子虽小,但很精致,假山环绕,林木参天。假山做得讨巧,凹凸有致,收放得法,与周边的景致咬合呼应,小小一圈,竟然别有洞天。旁边的树林,有些大树估计好有些岁数了,有叶子的,树影婆娑,却不会挡住看天空的视线,没叶子的在冬季也没肃杀的感觉,反而显得精神和笔挺。更值得称道的是池子之间的木质连廊,几步之距,也是曲折回环,高低起伏,配上暖黄的灯光,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人的温度。还有一个小细节,在连廊与池子的空当处,细心地用小管子排放着温泉热水,避免赤脚踩在冰冷的雪上,用心可见一斑。

整个小温泉区,大概都是参照中国园林的样式,精心打磨过。人与自然,在这么小的天地,也能做到不压抑不拘束,很容易带入情景,也算是功夫了得。

北海道的气温,早就是零下好几度,天上飘着雪花,湿漉的头发很快就结冰,身体在滚烫的温泉中,冰火两重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更让人惊喜的是,抬眼就是温泉池边的小城夜景,星星点点的灯光,夜色阑珊的小城,在飘雪的时候,更有别致的风味。

温泉人很少,基本没人说话,都在热水中静静地感受北海道静静的夜色。

少爷说,还高端温泉,明显感觉不值这个钱啊。

我学着大师的口气,深情地说:温泉100元,假山树林100元,北海道的天空200元,头上的雪花200元,夜景200元。

少爷说,你要这么说,我也没有办法,光你这个装逼,就值1000元。

本次行程,酒店基本都有温泉,我也一个没落下。每次两个小时的露天风吕,总是不自觉地联想北海道这个古老海岛的前世今生,闭着眼睛泡在北海道的露天风吕,总有一种泡在一个大热水澡盆,在大洋深处漂浮的错觉。

相对国内温泉,一大片几乎一样的池子,一大群人就像澡堂一样叽叽喳喳,生怕错过一个池子似的赶场,北海道的露天风吕,小而美少而精,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做法,既是因地制宜,也是物尽其用最好的策略。

这背后,其实是日本人的一种惜物情节,日本人这种情节,特别值得我们敬佩。

假冒伪劣粗制滥造看似是最大的便宜,实质上是对资源最大的浪费,以大为奢,以壕为荣的风气,更是对资源极大的亵渎。我们深陷这两个极端的旋涡已经很久了,虽然我们是一个人均资源极其匮乏的所谓大国。

年初,日本宣布,2020年东京奥运会,金银铜牌所需的原材料已到位,全部提炼自电子垃圾。2016年开始,东京奥组委会搞出一个掘金方案,向1.2亿国民发起号召:捐赠旧手机旧电脑,支援奥运会好不好!

在日本这个发达国家,0.8甚至0.6小排量K-car竟然满大街都是,饶是如此,日本车企在发动机热效率上仍然是绞尽脑汁,丰田等车企长期代言了全球最高水平。

这种惜物的精神甚至被排成电影,一部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的日本电影《九十九》,讲述的就是一个手艺人修补旧和伞、旧和服让它们重新焕发生命的故事。

在日本的很多二手商品店,都弄成了博物馆的样子,品质优良的物品,用了很久也没有一点掉价的破落,商品好像变成了宠物,从一个人手里到温暖另一个人。

抬头的仰望和不平的愤懑都没有价值,我们需要的埋头做好自己的产品,不是能用就行,而是需要在合理的成本内,做到性能的极致,这大概就是我们倡导工匠精神的真正意义所在,也是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的我们最终的出路。

等到有一天,我们随便走进一家街铺,随便拿起一件商品都不会有质量顾虑,那才是我们真正的强大。

结语

北海道旅游的炸裂口碑,除了景点,背后日本民族的普世价值观,日本人精气神所展现出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日本政府与民众、企业共同构建的独特社会生态,可能才是更深层的竞争力。

北海道值得再去,北海道背后的日本,更值得敬畏、学习和追赶。这个源于中华文明的民族,用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吸收了整个世界的精华,作为祖师爷的我们,不管是旅游还是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民族还是社会的进步,除了正视日本,恐怕还得多往前看看我们的老祖宗,往后才能走得更远。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