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妈妈育儿网

坏妈妈育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亲子 > 3-6岁 > 武汉这个最大的城区,人口是如何从几万,变为一百多万的呢?

武汉这个最大的城区,人口是如何从几万,变为一百多万的呢?

出处:前川公子日期:2022-02-20 11:59:22

前言

2021年,国家进行了建国后的第7次人口普查,武汉市黄陂区共有户籍人口116万,常住人口115万,放在世界人口统计表上居于第156,比爱沙尼亚和毛里求斯人少,但比冰岛和塞浦路斯的人多。

但两百多年前,大黄陂的人口曾经只有现在的1/10,明代最少的时候甚至只有几万人,过去人少,一方面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另一方面古代黄陂人看起来也不太愿意多生孩子,至于为什么,让我们从黄陂人口变迁中探讨一下吧!

黄陂人口演变

黄陂,虽然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正式的行政区,但在人口统计方面,从明代开始才有正式的记录,最少的时候大黄陂只有42068人,这发生在明朝刚建立的时候,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在武汉这里拉锯战多年,导致武汉及其周边十室九空,黄陂自然也不例外。

朱元璋上台几年以后,开始启动“江西填湖广”政策,大批移民从江西来到湖北,几十年以后,黄陂人口达到了十多万(大明朝200多年,黄陂县人口最高峰时接近16万人)。

明末清初,黄陂人口再次下降,至清乾隆才恢复到12万左右,随着清朝“摊丁入亩”制度的实行,人口开始大幅增加,到光绪34年,黄陂人口已经达到了69万,民国初,黄陂人口突破73万。

历史告诉我们,影响黄陂人口增加的最大因素其实是赋税,在清乾隆朝以前,是按人头收税,导致老百姓都不愿意生孩子(生男孩子就要交税),雍正以后,取消了人头税,按占有的土地交税,中国人才敢大胆地生,毕竟农业社会里,孩子越多,劳动力也就越多。

此制度更改以后,清朝人口百年间从6000多万一下子跃升到4亿,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PS:清朝的科技、农业生产水平比起明朝并没有强出多少,但清朝人口能增加到4亿,明朝却只有几千万,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压在农民身上的赋税越少,农民生孩子的愿望才越强(明朝在中国历史上,对农民管制极为严格)

黄陂过去的人头税

黄陂县志(清同治版本)记载:

乾隆三十七年七月,黄陂共七千一百八十五户,一十二万一千七百五十口,一万三千九百丁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赋税概念“丁”,所谓“丁”,指的是年龄在16至60岁以上的男性劳动力,历朝历代都按注册的人丁数量收取人头税(清康熙57年,最终确定各地人丁数量,朝廷按此名册收税,新增加的人丁不收)

上述人口统计显示,黄陂总人口12.1万人中,16-60岁的男性劳动力人口只有1.39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1%左右,这个比率严重偏低(对比黄陂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黄陂2010年15-59岁男士占总人口的比率高达35%),存在的很大可能性是农民为了逃避赋税而谎报、少报男丁数量,另一方面也说明生活艰难,劳动力能活到60岁的不多。

清代县志上记载,黄陂每“丁”每年需交纳的赋税如下:

银两钱一分七厘八毫九丝七忽五微五纤一

清代的度量衡和现代有所不同,半斤等于八两,上面的钱、分、厘换算成如今的克大致如下:

一两:约等于十钱(31.25克)。

一钱:约等于十分(3.125克)。

一分:约等于十厘(0.3125克)。

一厘:约等于十毫(0.03125克)。

清代,一两白银的市值变动很大,清朝乾隆年代,一两银子大约可以买20斤猪肉,150斤大米(简单说,就是一家三口可以过上半年),按如今的市场行情,清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200-300元之间(清朝,九品县官俸禄为年薪33辆白银,养活一家人似乎足够,但县官还要养师爷和杂役,工资肯定是不够的)

按这样换算的话,清朝乾隆以前,每个男丁每年要交的人头税折算成粮食大约30多斤左右,听起来似乎不多,但考虑到老百姓当时普遍都没有余量,家里如果有两三个男丁,粮食一交吃饭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这中间还有各级官吏的巧取豪夺。

有鉴于此,清雍正开始,乾隆年间正式在全国实行“摊丁入亩”制度,取消人头税,改为按实际占有的土地征收赋税,此政策一出,全国人民终于敢大胆生孩子了。

总结一下:

古代黄陂人,不愿意生孩子,最大的原因或许是太难养,缺吃少穿不说,多一个男孩子就是多一份赋税

现代人为啥也不愿意生孩子呢

现代黄陂人也不怎么愿意生孩子了。

但和古代不同的是,古代养一个孩子确实太难了,首先是营养缺乏和医疗水平低,孩子夭折的概率很大,就算能够平安长大,面对的赋税也是家庭不小的负担(不交人头税,也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摊派)

如今则是因为巨大的养育成本,一个是物质方面,有人统计过,把一个孩子拉扯到结婚成家,二线城市居民最起码需要200多万,另外是精神成本,所谓“养儿不教父母之过”,过去的黄陂人,生孩子是为了增加劳力,现在的父母,养育后代更希望他们生活快乐,精神上对后代教育的投入和老一辈截然不同(很多老一辈人催生的时候,习惯说养孩子不难,饿不死就行,这和年轻人的观念差异巨大)

清朝人口能大幅增长,是因为去掉了压在人口头上的赋税,如今想要年轻人生孩子,教育减负是一个方向,但更重要是减轻父母的工作压力,现在的年轻父母上班太辛苦了,压根就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如果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生那么多孩子其实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或许当父母每周只工作4天,每天只工作7个小时,有大把时间陪伴孩子的时候,才意愿生2个以上的孩子吧!各位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欢迎在文章后留言讨论!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