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妈妈育儿网

坏妈妈育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孕 > 优生 > 亲兄妹,为何性格差异如此之大?家庭教育中真的没偏向谁吗?

亲兄妹,为何性格差异如此之大?家庭教育中真的没偏向谁吗?

出处:萱萱妈xxm日期:2021-10-26 11:08:32

我们会发现,亲兄妹、即便是双胞胎,性格、做事方式,可能截然不同。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龙凤胎,姐姐现在在某航空公司当空姐,弟弟终日在家,玩着手机游戏,喝着“肥宅快乐水”。

按理说,兄妹所处的环境一样,接受的教育理念一样,甚至连父亲对其的影响都一样,可为什么会有如此大差距?是家庭教育的问题,还是跟遗传有关系?

一、你真的没有偏心吗?

记得很久以前在某论坛上看到,笔者讲述的经历。笔者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在老大儿子3岁时,怀的二胎,而且是双胞胎。

双胞胎出生3个月左右,妹妹高烧惊厥,笔者抱起两个孩子去了医院。回来时看到自己的大儿子,坐在门口依着门嵌睡着了,脸上两条泪痕清晰可见,手中的玩具车因握的太紧,将稚嫩的小手划破。

笔者在论坛写道:“我不知道孩子经历了如何的恐惧,半夜醒来家中没有一个人时,手中的玩具车成了唯一的依靠,想必孩子是恨我的吧。其实连我自己都恨自己,我该是怎样的不称职,尽然到医院才想起家里还有个4岁的孩子”。

对于二胎家庭的父母,你真没有偏心吗?实际上,某些时刻是不由自主的。

从小受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肯定会多偏心一点男孩,即便是姊妹两,内心也会不由自主地偏向,学习好,懂礼貌,的那个孩子。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逐美”,每个人都喜欢追求美好、追求完美事物的倾向。这个理念用在孩子身上同样适用,长得漂亮、性格好、学习成绩好、成为父母骄傲的孩子,往往更受到父母的青睐。

二、争宠

这又不是皇家,有点言过其词了吧,其实不然。

资源稀释模型,最初是Blake在1981年提出,详细讲述了孩子因出生顺序所受影响。

举个例子:老二可以穿老大的衣服、用老大的婴儿车等,但同时伴随着父母的耐心和时间、学习的机会,及家庭资产被有限地分配。

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的《都挺好》,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原生家庭对两个孩子的影响,而剧中郭京飞扮演的苏明成,妥妥地知道如何讨父母欢心。

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中说道:在多子女家庭,孩子们之间存在着彼此竞争的关系。每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有“身份危机”,他们追求的,是比兄弟姐妹获得更多来自父母的关注和资源。这就意味着,他们各自都需要在自己选择的领域成为佼佼者,从而巩固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当一个孩子被贴上“乖巧”的标签,另一个孩子很容易反向发展成为“淘气”,他们以各种方式想要获得更多的关注。

如果说第一点是父母的问题,第二点是孩子的问题,那么真跟家庭教育没关系吗?那我们就来看看第三点。

三、持续产生影响的小差距

这个答案是我在知乎上找到的,知乎上这位答主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很好地解释了这个词语。

她和妹妹是同卵双胞胎,但性格却截然相反。

关于金钱:姐姐存钱,妹妹大手大脚。因为小时候,姐姐保管妹妹的零花钱;关于争议:姐姐据理力争,妹妹闷在心里。因为父亲责骂,姐姐反驳,妹妹不说话反而能逃脱责罚;关于社交:姐姐主动,妹妹被动。因为家人经常说,你是姐姐要多照顾妹妹;

“持续产生影响的小差距”一词也是答主姐姐提出的,很说明问题,一些看起来不算大的小差距,在持续影响下,终究融入骨血,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最后答主还提出:建议二胎家庭的父母,发现孩子身上有坏的小差距,因及早剔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形成巨大的差异。

龙生九子各不同,二胎家庭孩子迥异,父母是肯定有责任的,当然这也包括了,基因、外界环境影响等,但家庭教育还是主要的。

最后:上图这对双胞胎姐妹是否眼熟?台湾双胞胎姐妹Sandy和Mandy,于18年一同考入台湾清华大学,微博粉丝92万。二胎家庭孩子呈现各样化,“遗传”这一词,表示不背这个锅。

“皮格马利翁效应”简单说就是,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所以对于二胎家庭中,有小敏感的这些个孩子们,在家庭教育中,更应该下功夫。

最后推荐一本书: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写的《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书中结合个人经历,分析案例给出了答案,相信会带来一些启发。

关注@萱萱妈,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点击“蓝字”,查看更多文章。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