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妈妈育儿网

坏妈妈育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用品 > 宝宝用品 > 中国的古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穿内裤的?此前都是开裆裤吗?

中国的古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穿内裤的?此前都是开裆裤吗?

出处:日期:2021-02-16 10:33:26

中国早期内裤的雏形应该是在汉朝,古人称其为“穷绔”。它的发明者是大将军霍光,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一个日理万机的大老爷们,竟然研究起女人应该穿什么样的内裤,他是变态吗?

其实不然,霍光发明“穷绔”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外孙女上官皇后能诞下龙嗣,同时也为了防止汉昭帝跟后宫其他女子暧昧,乱搞男女关系。

而且在当时,穷绔还是个“双标”产品:除了皇后以外,就连宫女都必须穿这种内裤。

据《汉书》记载:光 ( 霍光 )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絝,多其带。

所谓穷绔,现在泛指裤裆,但又不是指开裆裤,因为穷绔虽然也有前后裆,却系了很多的带子,唯一的缺点就是不方便解开。

好比现在的鞋带一样,想要解开真的是太繁琐了。就当霍光为自己的发明沾沾自喜的时候,汉昭帝日子却过得十分苦恼,甚至后来变得清心寡欲。最终21岁就病逝了,但没有留下一个孩子。

当然从男人的角度考虑,也可以理解汉昭帝的心情。试想下,某日汉昭帝看着妃嫔跳舞,看着眼前的美人婀娜多姿的身形,衣着又非常的得体,他被深深的迷恋着。突然他感觉头脑一热,便想要找妃嫔共赴云雨,可是光解开穷绔就花了几分钟,当全部解开了,却发现脑袋里的那点欲望也没了。长期以往,汉昭帝自然对男女之事提不起兴致。

那么在汉朝以前,古人是不是没有内裤穿,都穿的开裆裤吗?你还别说,先秦时期不管男女都还没有穿裤子的习惯,理论上都穿着开裆裤。

古人下身穿的是什么?

从文献资料记载来看,古人穿的衣服很是繁琐,一点都没有我们现在的衣服方便舒服。刚刚提到先秦时期没有裤子,准确的讲,应该是赵武灵王在军队中推行胡服骑射制度之前,中原大地上都是不穿裤子的。

那么问题来了,那时候古人穿什么呢?总不可能光着腚就走出家门吧,毕竟秦汉时期,都十分注意礼义廉耻的文明修养。

其实古人那会所谓的裤子,就跟我们现在小孩子穿的开裆裤差不多,两者的相同点都是裸露着裆部,但不同点是古代比现在的开裆裤还露的多,古人管这样的裤子叫“胫衣”。

《注》胫,膝以下骨也。

“胫”在古代名词解释为,膝盖以下的骨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腿。那么“胫衣”顾名思义,也就可以解释为穿在小腿上的衣服,并没有裤裆部分。所以胫衣只有两个单独的裤管,想要穿着的时候就简简单单的绑在腿上。

如果非要用现在某件衣物作为参考的话,可以把它想象成女性的长筒袜。但古代成年人总不能就穿着“胫衣”出门,这种不雅的事情在封建社会肯定是不允许出现的。于是便有了“裳”,裳可以解读为一种裙子,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遮蔽下体:

据《易经》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据文献记载,早在我们的老祖宗尧舜禹时期,就已经流行穿衣裳了。但古人所说的衣裳,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上衣下裳”,跟我们现在理解的衣裳是不一样的。而裳的作用主要就是为了掩盖下半身。古人穿衣裳正好也能证明了一点,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有了羞耻感。

说到这,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古人大多都喜欢跪坐着了吧。除了当时凳子椅子这些硬件条件跟不上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跪着坐,再盖上裳的话,自己隐秘的部位就会被顺其自然的盖住了,不然下身就会“漏风”。

当然如果不席地而坐,不端正坐姿,也会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行为,这种坐姿叫“箕踞”。

箕踞,十分失礼的行为

先说说箕踞到底有多失礼?举个简单的例子,孟子就曾因为妻子在家中箕踞,一气之下,便想将其赶回娘家。

据《韩诗外传》记载: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

有一天,十分注重礼仪之道的孟子回到家中,开门后就发现妻子一个人在家箕踞而坐。于是十分愤怒,就去找母亲告状说:“母亲大人,我的妻子一点也不讲究礼仪,她令我失望透顶,我想要把她赶回娘家去”。

孟母一听,觉得事情很有蹊跷,毕竟儿媳妇一直在家里好好的啊,怎么会失礼的呢?带着好奇,她便问孟子到底发生了什么。

于是孟子义愤填膺的说他看到妻子箕踞在家。孟母听完,便笑着说是孟子无礼。进屋之前要先敲门,这个是最基本的礼仪,就是为了不让屋子里的主人没准备就迎接。孟子听完,觉得有道理,便十分自责,也不再提赶妻子回娘家的事情了。

那么箕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坐姿呢?简单来说,就是臀部着地,两脚伸前并张开,两膝微曲的坐着,形似簸箕。

其实在现在箕踞随处可见,不管哪里,你只要往有人群坐着的地方一瞟,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坐姿。

而之所以我们觉得无所谓,是因为我们现在有“防走光神器”裤子。此外就算是女性穿裙子箕踞,也有“打底裤”遮盖。但古人不一样,因为他们那会还真的都在穿开裆裤呢,箕踞很容易走光。

不仅如此,古人还认为箕踞是一种侮辱,就跟我们现在竖中指,向下竖大拇指一样,有异曲同工之效。

箕踞,挑衅对方

我们都清楚一件事,一个人如果长久跪坐,那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首先时间一长,腿肯定会抽筋。但古人为了以示对别人的尊重,必修课之一便是哪怕小腿抽筋了也得一板一眼的坐着。

这个时候,如果因无法忍住,而选择臀部着地,双腿伸开,也就是上文说的箕踞。那么除了可能走光以外,还会被对面的人认为是一种挑衅甚至会当成侮辱。历史上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如荆轲箕踞大骂秦始皇。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我想学过历史的人都清楚,这里就不仔细讲了。话说图穷匕见事件后,荆轲知道无法刺杀秦王了,索性他也不再追逐秦始皇,倚靠着宫殿里的石柱,一边大笑,一边箕踞大骂秦始皇。

这其实也是一种阿Q的精神胜利法,或许此刻荆轲的想法就是:就算我不能杀了你,我也要跟你比比内在的东西,至少能恶心下你吧。

《史记· 刺客列传》:“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汉朝太史令司马迁将荆轲这种坐姿绘声绘色的描述出来,可见在当时,箕踞的确具有侮辱性质。毕竟相当于直接走光给对方看,这对于古人来说,简直是一种“伤风败俗、品德败坏”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除了穿“胫衣”以外,也有一种合档裤,跟现代的三角内裤很像,名字叫“犊鼻裈”。提起“犊鼻裈”,就不得不提一则西汉大文豪司马相如和犊鼻裈的故事。

司马相如和犊鼻裈

话说西汉时期,才貌双全的卓文君被不知道从哪块地上冒出来的司马相如用一曲《凤求凰》给拐跑了。

然而私奔后,两人发现家徒四壁,没有半两银子,日子过不下去,最后只能面对现实,司马相如便和一群工人一起穿着犊鼻裈在街上劳作,差点没把他富豪老丈人卓王孙气死。

《史记》: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佣保杂作,涤器于市中

原因就在于老丈人觉得司马相如穿“犊鼻裈”,是颜面扫地的事情,搞的卓王孙,不得不周济下他们,免得他们出来丢人现眼。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会问“犊鼻裈”既然已经跟现在的内裤很接近了,为什么还说古人没内裤穿?其实这不矛盾,因为从司马相如的故事就能看出,稍微有点地位的人,都觉得犊鼻裈很丢人,很排斥怎么可能普及开呢?

那么犊鼻裈是什么呢?犊,就是牛,一般指的是牛犊子。犊鼻裈,顾名思义就是像牛鼻子一样的裈。那裈又是什么呢?“裈”是指合档的短裤。元代名家赵孟《浴马图》中给马匹洗澡的马倌们穿着就是犊鼻裈。

因此至少在汉朝时期,古人就已经开始穿“内裤”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叫“裈”,其实裈跟现在的内裤有点相似。

后来到了唐宋时期,随着合档裤开始普及,于是便出现了混搭穿衣模式:穿合裆裤,那就不用穿裳,如果穿胫衣的,依然要穿裳或袍,但依旧没有内裤的概念。

如果非要以现代内裤样式来定义早晚的话,我们穿内裤是在民国时期,由西方传进来的。(第一条现代内裤是1935年诞生在美国)

说到内裤,就不得提下1932年12月,日本白木屋百货店因为电线故障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

当时在楼上的人通过绳索滑下来,但还是摔死了十几个人,大部分是女性。而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日本也是没有穿内裤的习惯,为了防止走光,女性店员力不能支。

《羞耻心的现代史》:因为穿和服的女店员攀着绳索往下滑,被风一吹,和服便翻卷起来下身走光,所以感觉羞耻的女人们被迫用一只手按住衣服,导致无法单手支撑体重,活活摔死。

最后想说的是,如果非要较真,到底是谁发明了内裤,可千万不要说是欧美人,因为“裈”作为内穿的合档短裤,在中国很早就有了,不论在历史的久远性还是实用性方面都更胜欧美一筹。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