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妊娠性绒毛膜癌又称为绒毛膜癌,是一种继发于正常或哦异常妊娠后的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绒毛膜癌多数发生在育龄期妇女,少数发生在绝经后,近半数的绒毛膜癌患者会继发于葡萄胎,并且多数患者会继发于流产,足月妊娠以及异位妊娠等症状。

01了解绒毛膜癌的病因病理,进一步认识绒毛膜癌,帮助诊断治疗
1、病因
①母体免疫力降低
排斥异体细胞的能力降低,如年龄较大者多考虑与此因素有关。
②葡萄胎滋养细胞的侵蚀能力增强
子宫快速增大,HCG高水平,滋养细胞高度增生等。
2、病理
①大体观察
绒癌绝大多数原发于子宫体,最常见于胎盘着床部位,极少数原发于输卵管、子宫颈、阔韧带等部位。子宫绒癌可形成单个或多个宫壁肿瘤,并且肿瘤伴有出血、局部坏死和感染等症状。肿瘤侵犯范围较广,对宫壁有一定的侵犯性,并突入宫腔以及突出于浆膜层。
②镜下检查
郎罕细胞、中间型细胞和合体细胞一起构成肿瘤实质细胞,并且与一般癌肿不同,区别较大。滋养细胞恶性增生,可见原有细胞层次及器官样序列,但排列紊乱,异型明显,均可有核分裂;瘤细胞缺乏伴生间质,也没有固有的血管;连续切片也找不到绒毛及其蜕变的“鬼影”结构。
02了解绒毛膜癌症状与体征,进一步认识绒毛膜癌,帮助诊断治疗
1、症状
①阴道流血:患者会具有持续的阴道不规则流血的症状,且月经量的多少具有不确定性,在产后或流产后症状进一步加重。且症状具有不稳定性,月经时而正常时而闭经,然后呈阴道出血症状。

②失血性贫血:因阴道长期出血而致贫血,出现面色苍白,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有时因大量出血而致休克。
③腹痛:癌组织侵及子宫壁或子宫腔积血引起下腹胀痛,也可因癌组织穿破子宫或脏器转移灶破裂而致急性腹痛。

④感染:因贫血致患者抵抗力下降,或宫内肿瘤出血、坏死,极易发生宫内感染。可出现体温升高、蛋白尿及血白细胞计数上升等现象。
2、体征
子宫增大、柔软,形状不规则;阴道内见到紫蓝色结节,有酱油色和特臭的分泌物。有时可在盆腔双侧触及肿大的卵巢黄素化囊肿。如癌组织穿破子宫壁进入阔韧带内,则在盆腔一侧可摸到肿物。发生远处转移时则有相应的体征。
03利用科学的医学检查手段,帮助诊断治疗,提高诊断率
1、HCG测定
HCG测定是诊断绒癌的最重要手段。在临床上,一般排除妊娠物残留的的情况下,如若拥有葡萄胎病史,或者拥有流产、足月产、异位妊娠等情况,血β-HCG会呈现出持续高水平的状态,或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绒癌。另外当血β-HCG∶脑脊液β-HCG小于20∶1时有,需要考虑脑转移的可能。
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出现绒癌所致的低阻抗血流丰富信号。
3、B超检查
子宫壁显示局灶性或弥漫性强光点或光团与暗区相间的蜂窝样病灶。

4、CT、X线胸部摄片检查
CT或X线胸片检查可见转移病灶,观察其动态变化对判断病情的发展变化意义重大。
5、宫腔镜
可直视宫腔内病变。
6、腹腔镜
可直视腹腔内转移病灶及进行活组织检查。
7、病理学检查
对绒毛膜癌病理学检查诊断率较高,可以根据在子宫肌层切片中所见情况进行明确诊断。在切片中可以见到绒毛结构或绒毛蜕变痕迹。
04掌握绒毛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帮助提高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
1、妊娠物残留
当患者不全流产或残存葡萄胎时,与绒毛膜癌相同会具有阴道持续性不规则出血的症状,并且HCG测定数值一定程度上也会呈现出异常表现,但含量不会太高。可以通过刮宫术和病理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2、侵蚀性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糖与绒毛膜癌两者相似度较高,二者的症状、体征以及HCG含量几乎相同。二者鉴别诊断的要点在于是否有绒毛结构。有绒毛结构者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反之为绒癌。五、掌握绒毛膜癌治疗方法,正确治疗,提高治愈率
1、化疗
在每一疗程结束后,每周测定一次血β-HCG,在每个疗程结束后18日内,血β-HCG下降至少1个对数称为有效。并结合妇科检查、B超、胸片、CT等检查。
2、手术
病变较为严重或化疗失去效果时,可以选择进行手术切除子宫。手术是目前治疗绒毛膜癌的主要手段,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手术治疗主张行全子宫或次广泛子宫切除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可以选择是否切除子宫,当子宫必须切除时,可以考虑是否保留卵巢。

3、放疗
主要用于脑转移和肺部耐药病灶的治疗。
05绒毛癌预后较差,掌握中医预后治疗方法,帮助改善预后情况

1、复方龙葵汤治疗
取龙葵、薏苡仁、天花粉、紫草、白英、丹参等药材以及2倍量的半枝莲、山豆根熬成汤汁服用,每日两次,对于改善预后具有不错的疗效。
2、龙葵汤治疗
将定量的龙葵、白英、菝根、白花蛇舌草、十大功劳根等药材加水煎服,每日一剂,可达到改善预后,减轻病灶的效果。
3、复方八月札治疗
根据病人临床实际情况,可以选用山豆根、八月札、白花蛇舌草煎服或葵树子、八月札、半枝莲、石见穿加水煎服,每日一剂,配合化疗,改善预后效果极佳。
结语:绒毛癌危害极大,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和放疗为辅,且控制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为治疗的主要原则。另外,绒毛癌的预后较差,需要结合临床,配合中医药辨证论治,可增强疗效,改善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