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妈妈育儿网

坏妈妈育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亲子 > 3-6岁 > 宝宝肛欲期的这些“怪癖”,家长再难也得忍,错误处理会留下阴影

宝宝肛欲期的这些“怪癖”,家长再难也得忍,错误处理会留下阴影

出处:日期:2021-02-08 10:32:46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俗话说:生娃要经十月苦,养娃需受一生难

对于带娃的难,一些亲身经历过的宝妈往往是感同身受。特别是随着宝宝进入1~3岁的关键期,宝妈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育儿难题。虽说大部分的“关卡”还能平安度过,但也不乏会有一些让父母抓狂的难关挡在父母面前。

其中,令人恶心的肛欲期就足能让父母感到发狂:一面是令人作呕的排泄物,一边是屡教不改的“小屎星人”,许多家长都恨不得把孩子抓过来,狠狠地教训上一番。殊不知,家长的这一时解气反而会给孩子留下很大的成长隐患。

家有“屎星人”,宝妈频繁化身铲屎官,忍无可忍后准备给孩子长长记性

前段时间,收到了群里的一位宝妈的求助,说这两天家中的宝宝出了一些小问题:明明已经教会了他上厕所,可宝宝却宁愿将大小便拉在裤子里,也不愿意使用小马桶。简直就是一个“屎星人”。

这天,宝宝又一次“不负众望”地拉在了裤子里。宝妈忍着臭臭的味道,帮着小家伙替换下身上的脏衣服,点了点他的鼻子告诉他,下次如果感觉到肚子里不舒服,一定要提前和妈妈说,不然妈妈要教训你了哦。

可小家伙明面上答应得好好的,下一秒在宝妈刚准备洗掉脏衣服时,就听到宝宝在卧室里喊着:“妈妈,臭臭。”不等宝妈将宝宝带到小马桶前,宝宝早已经尿在了刚换的衣服上。

宝妈一时没忍住内心的怒火,拽过宝宝就冲着宝宝的小屁股“狠狠地”拍了两下,想让好好长长记性。宝宝像是被妈妈吓坏了,一下子哭出来,大声喊着“妈妈,妈妈。”

看着哭得眼泪汪汪的宝宝,宝妈也狠不下心接着教训。可从这次以后宝妈发现,宝宝不光没有改掉“屎星人”这个坏习惯,反而愈演愈烈,就连和自己的关系都不像之前那么亲密,甚至有点躲着自己。

这让宝妈很烦恼,明明是为了宝宝好,没想到却取得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宝宝不能憋住大小便不是在和妈妈作对,而是身处肛欲期的无可奈何

有些宝妈可能会认为,宝宝不能憋住大小便是因为宝宝天性调皮。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这其实是身处肛欲期的宝宝的天然表现。

▼什么是肛欲期

肛欲期的概念最早被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他将孩子的发育时期大致分为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孩子,因为生理发育的需要,会出现不同的生理表现。这些表现其实都是孩子在特定生理发育时期下,和外界社会接触的必然结果。

口欲期(0~2岁)肛欲期(2~4岁)性器期(俄狄浦斯期4~7岁)潜伏期(7~12岁)生殖期(12~20岁)

这五个不同的时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于:每个时期的孩子都会寻找一种全新的刺激点,来弥补感官快感的消失。比如身处口欲期的孩子会通过吮吸手指来保证口腔的快感,而肛欲期的孩子则是会选择憋大小便的方式,来获得感官的快感。

这并不是孩子的“心理疾病”,而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需要,孩子需要从这种感官的刺激中,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全感。

肛欲期处理不好对孩子有大影响,父母千万别大意

1)破坏孩子的排便反射

一般来说,宝宝从出生后,就进入了排便反射发育的过程中。一直到6岁前,宝宝才能实现大小便控制系统的成熟。在这个过程中,1~3岁之间的肛欲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

如果宝宝正常排便反射的过程在肛欲期受到了中断和影响,宝宝就会出现排便困难,甚至会出现不能自主排便的情况。

2)影响宝宝正常的人格构建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肛欲期固结,用来描述一种特别的人格特征。拥有这种人格特征的孩子会对控制感表现出特别的关注。除了严格控制自己,他们的这种控制欲还会蔓延至对周围人的控制上。

这种性格的出现其实就是孩子在肛欲期被打扰的结果。

面对宝宝的这种恶心的“天性”,家长学会正确处理才是关键

1)父母应该避免过激的态度

面对“屎星人”,许多父母可能表现得会很过激,他们可能会采取威胁、批评甚至是动手来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实际上,这种行为不光不能起到理想中的效果,反而会打断宝宝正常的肛欲期,让肛欲期愈演愈烈

最糟糕的是,父母的过激行为会对心理不成熟的孩子产生阴影,影响亲子关系的同时,让宝宝变得更加脆弱敏感,甚至小小年纪就开始自卑。

2)避免强行把尿

把尿把屎是许多传统的家庭经常会采取的一种方法。实际上,这种看似让孩子定时大小便的行为可不利于宝宝正常的身体发育,大人的参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宝宝排便系统的发育。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