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妈妈育儿网

坏妈妈育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亲子 > 月子 > 她是巾帼英雄,风筝电视剧中“大姐”原型,虽不能生育却子孙满堂

她是巾帼英雄,风筝电视剧中“大姐”原型,虽不能生育却子孙满堂

出处:日期:2021-01-23 10:30:27

童养“旦娃子”被休

在优秀的中华儿女中,诞生了无数英雄,有顶天立地的铮铮男儿,也有英姿飒爽的女儿。在以后的历史文化写作中,我们将逐步写到这些铿锵玫瑰,这些半边天,她们贡献突出,灿烂星空,值得我们怀念、学习与崇拜。

湘剧里有一出戏叫《李贞回乡》,讲述的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李贞将军回到老家,遇到故人时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以及李贞将军对自己当童养媳时候的一些回忆。这是一个清新、干净、洒脱、能让人回味的剧本。

作品的主题随着对李贞和古老三的深入刻画而展开。古老三的顽固、落后背后,农民的朴实、善良逐渐发出光彩,中国农民性格的原始性、复杂性,使得李贞即使出生于农民,是农民的堂客,对农民、对前夫的理解和认识都因年轻而有盲区,而简单化。

这个李贞是谁,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也不知道她有什么贡献,为什么会有关于她的剧目留下?其实她的早年的人生非常苦的。家里姊妹六个,由于养不过来,只好在她六岁时把她送给别人做童养媳。

在做童年媳之前,她不叫李贞,而是叫“旦娃子”,还是他父亲随口一说的。这个早上出生的女娃,在做了别人的童养媳后,寄人篱下帮人干活,连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还经常受到婆家人的打骂,吃不饱也是常有的事。

童养媳说好听的点就是就是从小养大的媳妇。又称"待年媳""养媳",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大多做童养媳的都被看作丫环使唤,甚至有时候,连佣人都比不上,过的日子有多难,可以想象。16岁时她被迫与丈夫举行了旧式婚礼。

参加到队伍中后改名李贞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旦娃子就一声默默无闻,也不会有后来的光辉的事迹了。1927年,组织在征兵她报名参加,可没有名字,就给自己起名李贞,意思忠于组织,忠于人民。走上革命之路后,她劝丈夫也参加被严词拒绝了次,由于害怕李贞带来灾祸,婆家决定把她给休了,并给李贞递了休书。没有后顾之忧的她,开始新的人生篇章。

1928年,王首道、张启龙攻打张家坊,由李贞扮装新娘,游击队员化装成迎亲队伍,打下了张家坊。李贞在浏东游击队里是士兵委员会委员长,杨梅生丢了一支枪,按纪律应枪毙。李贞力主让杨梅戴罪立功,杨梅生免于一死,寻了个机会夺回叁支枪。1955年,毛泽东亲自为杨梅生授中将衔。李贞先后担任平江、吉安县委军事部部长。

后来,李贞参加了秋收起义、湘赣和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斗争。1932年,李贞担任湘赣边区红军妇女团团政委。1933年,李贞担任湘赣军区医务学校政委,安福县委副书记,并曾到瑞金党校学习。她还担任红6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在长征过草地时,怀孕七个月的孩子早产了,李贞病体还没有恢复,加上又没有充饥的粮食,李贞缺少奶水,孩子饿得啼哭不止。

战友们见状,送来了自己舍不得吃的青稞面,但毕竟非常有限。没等走出草地,这可怜的小生命就夭折了。产后虚脱、疾患侵袭,重重打击之下,李贞病倒,还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却子孙满堂。后来,甘泗淇、李贞夫妇抚养了20多位烈士遗孤,他们父母大都牺牲在了战场上,他们孤苦无依,看见李贞就像看见妈妈一样亲切。李贞夫妇把所有的收入都用在了这些孩子身上,把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孩子们。后来他们都发展得很好,有的成了医生,有的成了科学家,而他们都没有忘记自己有个共同的妈妈叫做李贞。

将军所养孩子二三事

陈小妹的父亲陈希云,解放后曾任国务院粮食部副部长、党组书记。1957年生命垂危时,对几个年幼的子女放心不下。李贞得知这位老战友的心事后,立即前去医院探望,并且安慰他说:“你安心治病吧,家里的事有组织安排,我们这些老战友也会帮助照顾好的。”随后,她就把陈希云的大女儿陈小妹接到家里抚养,从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李贞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悉心照料。

朱一普是苗族老红军朱早观的女儿。朱老1903年生于凤凰县沱江镇,建国初期任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老病逝后,李贞和甘泗淇就把朱一普接到家里抚养。这些烈士的后代相聚在李贞家,每次吃饭都要摆上二三桌。有的放学回家忙着做功课,有的哥哥领着小妹妹做游戏,热闹非凡。到了星期天和节假日,李贞还抽空带孩子们去看电影,逛公园,大家庭里充满了温暖,其乐融融。

在我国革命史中有着她的名字

抗日战争时期,李贞奔赴抗日前线,历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八路军第120师直属政治处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组织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她历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等职,参加了保卫延安和解放大西北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等职。建国后,李贞还参与过抗美援朝的战斗。

从李贞的履历来看,她应该是风筝电视中“大姐”的原型。1955年9月27日,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中南海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仪式。作为唯一的女性,李贞在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帅之中尤为惹眼。待李贞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周恩来亲手把少将军衔授予她,握住她的手说:“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按照履历和资质,将军授衔中将也是有可能的。将军曾说自己要为革命奋斗一辈子,她追随的光,是五角星的星光,她履行了自己名字的誓言“对党忠贞不二”,她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拼搏、不屈的精神都是她身上宝贵的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敬仰。

将军一生朴素无私奉献,“集体宿舍”度晚年

1980年,将军定为大军区副职。可是,将军仍然住在原来的房子里。节假日,老同志和亲属们来看望她,会客室就挤得坐不下。组织上多次劝她搬家,她就是不同意。将军在香山的旧平房里,一住就是八年。

1984年春天,组织上又派人劝她搬家。好说歹说,她才同意搬进紫竹院附近一幢公寓里的一套军职干部房。在有的同志看来,将军这么老的同志还住这种“集体宿舍”,与她的身份不相符。将军却风趣地说:“有这样的房子住就不错了。置身于群众之中,就不会脱离群众了吗!”

将军住在三层楼上,平时外出参加一些会议和活动,楼梯爬上爬下很不方便。有关领导亲自出面做工作,劝她搬进一套新房。将军却仍然执意不肯搬迁:“不能再搬了,这已经很不错了。”在紫竹院附近的这幢“集体宿舍”里,将军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后六个不平凡春秋。

1990年3月11日,将军走完82年的光辉人生。人们含泪为将军清理遗物时发现,这位参加革命64载的女将军,除了记录她赫赫战功的4枚勋章外,其他的遗物简单到称得上“一贫如洗”——四把用了15年仍舍不得扔掉的旧藤椅,一个用了整整40年的行军箱,11000元人民币、2500元国库券,战争年代留下的两根小金条……看着将军的遗物清单,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不失声痛哭。将军生前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战争年代十分艰苦,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不能贪图享受,丢掉艰苦奋斗的好传统。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